每周热点回顾
2020年02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B04版:广告
全球口罩供不应求 各国相继采取应变之道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大爆发、席卷全球以来,伴随着疫症恐慌的是对于口罩的逼切需求。自1月20日中国传染病专家钟南山公开揭露病毒人传人的威力,口罩价格就水涨船高。中国有十四亿人口,单单是中国的需求,就使全球口罩陷入短缺、供不应求。而在中国各地封城、“封闭式管理”之后,口罩成为外出的“通行证”,没有口罩,甚至难以外出工作、买菜。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为世界生产几近所有门类的工业制品,但当中国的口罩、防护服短缺,全世界也难以满足中国的需求。
  口罩的短缺是疫症防控难以绕过的坎,疫情初起之际,就已经出现各种“口罩替代”,把胸罩剪裁者有之,把水瓶套上头者有之,各种方法不一而足、各适其适。背后代表的是口罩严重短缺,海外代购口罩风潮随之而起。在香港街头,无力在海外买口罩的人闻风即动,排队买口罩的长龙也不绝如缕。2月5日下午,香港九龙湾一幢工业大厦旁,更有过万名市民排队买口罩,有市民排了十多个小时,更有人扎帐篷、睡纸皮,历时十多小时,为求买到口罩。每逢万宁、屈臣氏、日本城这些零售店有口罩可买的消息传出,长长的人龙就立即出现。
  香港抢口罩的疯狂情况也是中国的缩影,更反映全球口罩短缺。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具有很强的购买力,却依然一罩难求,中国大陆的口罩短缺程度亦可想而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2月6日的日内瓦会议上就指出,现时口罩需求比平常增加了一百倍,价格也上升了二十倍,平常全球口罩每日生产约4000万个,中国占了一半,但全球的口罩供应却无法上升一百倍,口罩的严重短缺无可避免,因此谭德塞认为供不应求的现象还会持续四至六个月。
  全世界超过百分之五十的口罩生产自中国,根据中国工信部的信息,在平时中国每天口罩生产量约是二千万个,而在截稿前,根据中国官方数字,医疗用品生产的复工率约在七成至八成左右,口罩生产在二月初恢复至六成左右,而在国务院2月12日记者会上的消息,声称口罩产能已恢复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每天约生产1800万个口罩。到了2月19日,《人民日报》引述国家发改委的消息指出,近几天口罩产能利用率达到110%,但中国作为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口罩作为疫情下的日常消耗品,约2000万的日产量无法满足国民需求。因此,中国不论在生产链,还是在工作安排上都各出奇谋,尽力增加口罩供应,同时减少口罩的消耗。甚至出现地方政府抢夺其他地方口罩的乱象,这些都反映出在供求关系失衡情况下的无奈与惆怅⋯⋯口罩短缺引发争夺战口罩的需求是随着防疫意识的抬头而出现,1月20日是口罩短缺的开始,23日武汉封城更是引爆恐慌。根据中国工信部的数字,在1月24日至30日期间,中国就进口5600多万个口罩,远至非洲的肯尼亚,也是华人购买的范围。2月2日,中国江苏网就报道,整个肯尼亚的40万个口罩差不多被当地华人团体买光并送回国内。而根据海关总署的数字,中国1月24日至2月11日期间,就从全球购买了7.3亿个口罩。
  在波兰克拉科夫工作的香港人李俊宁,也是忽然化身代购大军的成员之一,他由1月25号开始帮香港人代购欧盟口罩,直至2月1日收到最后一批口罩,他共寄了2524盒(每盒50个,即总共12.62万个)口罩来香港。李俊宁的故事也是许多海外收购口罩华人的故事,根据他的了解,在捷克、波兰的诊所也出现口罩不足的情况,2月初诊所就只剩下数盒口罩。美国马里兰州也有类似情况,医院口罩不足,于是优先供应给紧急服务、传染病科、深切治疗,至于其他部门就出现口罩短缺问题。香港医院的口罩、医疗设备也仅足够一个月使用,假若口罩供应持续不足,也会影响香港医院系统。据悉,香港也有医护人员私下团购口罩,以备工作之用。
  李俊宁亦说现时波兰网购网站、相当于中国淘宝的“Allegro”口罩价格已上升了十倍,一盒50个口罩在1月24日只是40元波兰币左右(约十美元),现时已上升至500多元波兰币。随着口罩的稀缺,在2月14日,李俊宁亦指波兰邮政甚至停收所有寄往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的邮件。这也是全球性现象,韩国、泰国、越南也先后推出口罩限购、出口的政策。
  中国各个企业在口罩短缺下也各出奇谋,务求提高口罩的生产量。富士康旗下工业富联,预计2月底日产能将达到200万个,但只供内部使用,不会流出市场。此外,比亚迪、上汽通用、广汽集体加起来,就至少可以贡献700万个口罩的产量,单是比亚迪,就预计5月底贡献700万个的日产量。中顺洁柔预计有200万个,中国石化则有100万个。上海护理佳实业公司预计在2月底可以月产300万个口罩,重庆再升科技增产每个月产能50万个,这些企业加起来,约可以新增日产1000多万个口罩供应。
  中国口罩需求到底有多大,有不同的估算数字,最保守的数字中国每天需要消耗一亿个口罩,如果算上复工人数,数字就会更多。
  口罩为何如此短缺?
  口罩的成本虽然低,但也需要多种化学物料组合而成,任何一个环节原料的缺少,都会引致口罩产能不继。一个口罩由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橡胶皮筋(塑料),二是铝塑条,三是石油化工产品的聚丙烯纤维,四是无纺布(将聚丙烯纤维等纤维揉合而成)。最后,生产完毕后要经过环氧乙烷消毒并静置七天挥发毒性,经过密封包装,装箱运走。前三者都是石油的副产品,供应多,没有太大问题,2018年,中国口罩产量有45.4亿个,而聚丙烯消耗只有2万吨,单单中科炼化一家企业就可以生产80万吨。
  口罩原料的难点在于无纺布的供应,中国有四个无纺布基地,分别是广东、浙江夏履、湖北仙桃以及福建,随着广东“腾笼换鸟”政策,近十年工业进一步北移,而湖北就是重镇。湖北仙桃是“中国最大无纺布制品加工出口基地”,生产了中国60%、全球四分之一的无纺布,而湖北仙桃早在1月中下旬就进入“封城”状态,生产、交通基本停顿。因此全球口罩生产的难点在于无纺布的供应,短期之内难以有足够无纺布的供应替代,是口罩生产的一大缺口。除湖北以外,无纺布工厂的复工情况也是供应的一大限制,台湾《联合报》在2月17日的报道就指出,广东有无纺布公司的复工率只有五分之一,2000名员工中只有400名员工复工。
  因为中国本身无纺布的供应不足,也使得口罩生产国需要对口罩原料进行管制。韩国就是其中一个影响最大的国家,韩国政府在2月4日起开始管制口罩、相关原料出口,韩国九成外科口罩的原料来自中国,韩国《忠清日报》也在1月31日的报道中引述韩国生产口罩企业,指中国禁止出口无纺布到韩国,但遍查中国媒体,都没有相关信息。
  应是由于需求太欣切,辅以口罩原料不足,以致韩国生产商无法获得足够的无纺布。
  复工或不复工,也是中国口罩供求关系的困局。显然大规模复工是有利于口罩生产链条的恢复,以至医疗产品的生产。但复工之后,工人所需要的口罩也是一大问题,美国克林信大学副教授徐家健就说:“复工之后,显然口罩的需求会大幅上升,而且当工厂有疫症爆发,也会使医院口罩的需求上升。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存在张力,地方政府有许多规定给予企业,例如要有足够口罩才允许企业复工,使得复工难度提高。”除此以外,工人还需要在复工地隔离十四日,才可以复工,截稿前,根据国资委的数据,国企复工率达到八成,至于私人企业,除湖北省以外则在四成至七成之间。
  根据华创证券的分析,若中国第二、第三产业工人全面复工,中国每天需要5.3亿个口罩,假若只是第二产业、医疗工作人员和交通运输业复工,每天则需要2.38亿个口罩,还未算上假若因复工而出现疫症爆发的需要。而在北京铁路局,在2月15日就有员工在复工后证实被感染,结果该动车段及相关单位有过百名人员需要接受隔离,显示复工的障碍。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