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09月02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先驱文化
刘博士(上)
 作者:马曳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博士家的一盒羊角麵包长霉了。
  羊角麵包这个东西,在星巴克或是其他的咖啡店,要卖两块多,甚至三块多美刀,而在Costco呢,七块九毛九可以买整整一盒,12个。
  Costco的东西便宜大份,可是刘博士计算过了,一年要110块美刀的年费,他家里只有他和他老婆两个人,没法买Costco那些大份的食物,为了那些他们半年买上一回的大包洗衣粉,洗洁精,塑料薄膜之类的东西花上这一百多刀年费,实在亏得很,还不如多多搜集公寓附近的超市药房的优惠券,薅薅小羊毛。
  所以刘博士的计策一向是跟著同实验室的小王一起去Costco,小王虽然是单身汉,却豪气的办了个会员卡。虽然他也有难以消化Costco的大份量产品的问题,因此难得去一趟,但他既不介意刘博士跟著他一起,往往还会自己开车去接上刘博士两口子。所以刘博士虽然常常在自己的老婆面前感慨小王这些85后的留学生是多么大手大脚——小王说他买的Costco大份牛排常常有吃不完只得扔掉的时候,但是总的来说,他对这个安排很满意。
  上周末刘博士陪老婆逛街的时候路过星巴克,老婆有点乏了,想坐下来喝杯星冰乐,吃个羊角麵包。刘博士嫌贵,哪怕只有老婆一个人吃,这两样加起来也要快十块美刀,可以在超市打折的时候买上三打啤酒。想到这,刘博士跟老婆说:“你要累了咱们就坐著歇歇,别吃东西了,回头该吃不下晚饭了。”
  老婆白了他一眼:“是你觉得贵不想花钱吧?”
  刘博士被老婆揭穿了,脸上有点掛不住:“你不是号称要减肥吗?我听说一杯星冰乐就有600多卡路里,够你一顿饭了。”
  这句话说的有了效果。老婆果然犹豫了,星冰乐最后没有买,羊角麵包也没有买。但是老婆到底是叫了一杯Americano,而且数落了刘博士整整一天,说他只知道省钱,没本事开源,所以永远就局限在那点格局里,只能庸庸碌碌的当个博士后。
  刘博士有点心疼那杯Americano的钱,就是一杯黑咖啡嘛,在家随便冲冲就得了,还得给店里贡献两美刀。可是老婆这样上纲上线,刘博士觉得有点委屈——他本来也想回国去大展宏图的,奈何老婆不愿意离开美国,而他一时也找不到比博士后更好的工作,只好暂且如此。不过老婆有怨言也可以理解。现在她做代购,每天在做饭做家务之余下单买货,每个月能赚好几千刀。
  反观他自己,早出晚归,实验室还经常要加班伺候白鼠,每个月工资不过区区三千块,还得交各种税。如果没有老婆代购的收入,他们在加州这个昂贵的地方怕是过不下去的。
  在Costco的时候刘博士又想起了这一茬,正好看到羊角麵包卖,算下来每个还不到一块钱,他和老婆每天早上吃一个做早饭,老婆吃上了羊角麵包,这一周的早饭也都有了著落。想到这里,刘博士拿了一盒羊角麵包放进了购物车。
  谁知道这才周二,12个麵包刚吃了两个,剩下的已经发霉了。刘博士把每个麵包都仔细看了一遍,虽然都只是一两个地方有小霉点,可作为一个学生物的博士后,他清楚的知道,那白白的小点绝不可能是麵粉或糖霜,而是真真实实,如假包换的霉斑。
  刘博士看了一眼包装上的保质期,确实是今天过期。他在心里骂了一句娘——这得有多少口人的家庭才能在两天里吃完12个羊角麵包!也不怕噎死!这下没理由回去退货了,他扬声对老婆说:“你怎么没想起来把麵包放冰箱的呢?你看看,麵包都长霉点了!”
  老婆正坐在电脑前下网购的单子,没好气的回答他:“麵包放冰箱里就不好吃了。再说谁知道加州这么乾燥的地方,摆上两天就能长霉?你看你非得要省钱,结果花了八块钱吃了两个麵包,比星巴克的羊角贵多了。”
  刘博士和老婆搬来加州是这半年的事。对加州的生活,刘博士的老婆很满意:这里天气好,华人也多,开车很短距离内就有华人开的超市,可以买到各种中国人爱吃的食材,亚洲餐馆遍地都是,他们常去买菜的那个购物中心里甚至有一家珍珠奶茶店。刘博士的想法就有点不一样:老婆考虑的生活上的优势确实存在。搬来加州后老婆变著花样给他做中餐,这让刘博士很满意。但是加州的生活便利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他现在这个博士后项目的工资只比之前中部那个学校的博士后项目工资多30%,生活成本却高出至少一半。从前他们租一间单独的公寓只要500刀一个月,现在1000刀也打不住!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刘博士在心里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刚结婚的时候,他还在东部一个城市读博士。他们和另外一对夫妇以及一个单身汉一起租了学校一间两室一厅的公寓,两对夫妇各占一间卧室,单身汉睡客厅,显著降低了住房成本。人多了难免有磕碰,两个老婆为了谁多占了厨房碗柜的空间,谁在洗手间里时间呆得太长这种鸡毛蒜皮的事,颇吵过几架。刘博士起先还说说自己老婆,后来有两回他内急,正遇上邻居老婆占著洗手间泡澡,不得不在东部严寒的天气里下楼走上五分钟去最近的教学楼里解决问题。
  “真是那精细的人,别屈尊为了省钱跟我们合租啊!”刘博士一边顶著寒风大步狂奔一边在心里恨恨的想。
  刘博士是北方人。他考上京城里那所全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学校是村里前后几年最大的新闻——村长为此给他爹妈送了一面锦旗,感谢他们培养出这么有出息的儿子,给村子里长了脸。隔壁的婶子事后诸葛亮的说他在刘博士出生的那天在天上看见了一颗特别亮的星星,早知道刘博士是文曲星下凡,所以在刘博士刚出生他妈还没奶的时候,让他吃过自己的奶。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几个人说了些不同的版本,殊途同归,都是“苟富贵无相忘”的意思。
  不过谁也没想到刘博士不仅上了那个传说中的北京的学校,还一鼓作气毕业以后去了美国——刘博士是村子里第一个有幸坐飞机的人,他第一次坐飞机,就坐了19个小时,中间还转了一趟机。第一次回国探亲,他从超市里买了最便宜大袋的巧克力带回村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那天下雨,村委会破例让大家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分吃刘博士的糖,听他从大洋彼岸带回来的故事。
  邻居婶子家快要考大学的小儿子满脸崇拜的问他:“坐飞机你害怕不?”
  刘博士满不在乎的说:“坐飞机有什么可怕的。稳当著呢,每个椅子后面都有屏幕,可以看电影!看两部电影睡一觉就到美国了。”
  邻居家的小儿子羡慕得不知如何是好了。
  其实刘博士的旅途并不像他说得那么轻松。飞机在路途上遇到气流颠簸的时候,刘博士也觉得有点害怕。尽管他是党员,也未免在心里念了几声阿弥陀佛。
  学校给刘博士分配了一间宿舍。刘博士有两个室友,都是学校分配的。一个是德国人,一个是美国人。刘博士学生物,德国人学机械,美国人学自动化。学校这样安排,乃是希望不同背景的学生能多点交流的机会。然而两天过去,从前二战时敌对的德国人和美国人成了好朋友,每天在客厅里收看体育频道喝啤酒。本是同盟国的中国人和美国人却没建立起睦邻友好关系。刘博士把这归结于他自己的英文太差,人家跟他说上一两句便没了话题,大家都觉得没趣。德国人就更别说了,刘博士听不懂他的口音,他也听不懂刘博士的,两人的交流很快就停留在客厅里遇到互相点个头便止步不前了。
  其实刘博士GRE考了几乎满分,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GRE的题做得滚瓜烂熟了,自然分数就会高,这跟刘博士的英语水平,其实关联性并不很强。这一点在刘博士的入学考试上又验证了一次:生物系要求每个新生参加一次水平摸底考试。这个考试的题目臭名昭著的难。和刘博士一起入学的两个中国人,一个东欧人和一个美国人都没有过关——刘博士提心吊胆的去取他自己的成绩,结果被告知他的生物水平是相当过关的,但是英语水平孰待加油。
  刘博士也努力过。但是英语不好就没法和白人同学交流,不交流英语水平就没法提高。这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死循环。最后刘博士放弃了。他发现还是跟著组里其他的中国人混日子比较顺遂好过。很快,除了跟老板讨论问题和每周一次的组会,他的日常生活里几乎是只要说中文就好。
  刘博士这样混到了博士第四年。他的科研做得颇为风生水起,发过好几篇业内重要学术杂志的第一作者署名文章。然而刘博士来到美国以后的社交生活仍然停留在刚来时的水平上,除了多认识了几个其他系的中国人。
  刘博士开始为自己的终身大事发愁了。他从小受的教育是“成绩好,一切都会有的”。所以他兢兢业业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泡图书馆自习室,早起去教室占前排的位置。大学时有一次上专业课,他早早占好了座位,临上课前不过是去上了个厕所的功夫,回来发现自己的位置被系花给抢了。刘博士义正严辞的给系花指出她这种行为的可耻之处,并且无视她楚楚可怜的眼神,把她赶到了后排去,抢回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同宿舍的哥们儿嘲笑他对系花都下得了这狠手,要想能在大学里找到女朋友,简直是天方夜谭。刘博士对此嗤之以鼻。他觉得,只要自己成绩好,能出人头地,黄金屋,颜如玉,一切都会有的。
 (待续)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