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11月18日
新闻内容
第D02版:广告
“双11”爱囤货?你可能患有“松鼠症”
 作者:魏巍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很多人都会利用“双11”打折促销的机会买不少东西,但也有一些人的购买欲超过常人,所购物品的数量早已超出正常使用的量,甚至可以称之为“囤货”,有些人甚至都囤到可以直接开店的地步。在疯狂囤货行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心理在作祟?
  很多人去年囤的货还没用完
一般人“买买买”,多数情况下都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双11”这个折扣力度较高的时间节点上,买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商品,或者多备几件日常肯定会用到的消耗品。
  “多备几件”可不是无节制地囤货。一些买家在“双11”大量囤积觉得自己可能会用到的商品,结果很可能直到商品过了保质期,买家也没来得及用上它们。
  早在上个月,就有豆瓣网友开始反思:自己数了一下,去年囤的货,还就只剩下……五箱纸、两箱卫生棉、两瓶洗头膏、一瓶护发素、三个洗面奶、四瓶卸妆液、买一送一结果发现不好吃还剩十几天才过期的代餐粉。唯一用完的只有洗衣液,买了4箱,用了整整11个月。
  在“囤货族”的眼中,卫生纸、洗发水、洗衣液……这些家庭日用品是最受欢迎的。今年也不例外,根据今年预售数据和菜鸟大数据预测,目前,排名前10名位的“双11”囤货爆品中,卫生巾独占鰲头,抽纸巾、卷纸巾等快消类的生活用品也榜上有名。
  按理说,对比二三十年前,现在的物质生活已经充裕了很多,而且购物渠道也方便不少,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商品就会有快递员给你送上门,这些生活必需品想买的话,随时都能买。况且,在家里囤过多的商品,一是有过期的风险,二是商品所占用的空间也是一种成本。可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控制不住自己个儿?
  绕不开的因素恐怕还是价格。早在1991年央视春晚上,姜昆、唐杰忠表演的相声《著急》就描述过这样一个人物:因为传闻副食品涨价,立马请假回家囤了一洗澡盆醋、两缸酱油、十五桶豆油、两抽屉味精、一大衣柜五香面……诚然,艺术作品肯定会有夸张的成分,但这段相声的背景正是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通货膨胀时期,物价上涨很快,当时很多普通人都会担心,不多囤点这些生活必需品,赶明儿就又涨价了。
  而“双11”吸引“囤货族”也有价格因素。
  “双11”时,商家会采用各种打折促销方式,这无疑给了买家一种心理暗示:这时“剁手”不是在消费和花钱,而是在赚钱。特别是购买打折的洗发水、牙刷等保质期长达3—5年的耐用品时,买家觉得,与不打折时购买相比,是在创造价值。
  另外,商家总会通过“倒计时”等方式传达出“双11”大优惠是一年一度的,如果错过今年的“双11”,再想有如此大的优惠就需再等一年。这就形成一个强烈暗示,“双11”特价不能错过。
  过度囤积可能是患有“松鼠症”
  虽然“双11”的价格大概率是要比平常便宜,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无节制地囤货。而“囤货族”最常见的逻辑是:“总有一天我会用到这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有它的价值“等等。
  就像是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天会用上它,但实际上最后却很少吃。其实,这是种心理疾病,学名叫强迫性囤积症,也有学者将它称为“松鼠症”。
  一出去逛街必须买衣服或鞋,同样式的买好多件,最后也没穿,又舍不得扔掉;电脑里下载了各种电影和电子书,但其实根本就没看过几部,还硬要留在硬盘里不删,总觉得会有时间去看;看见了打折促销的货品,不管是否能用到,就大量买回家,最后一个都没用就放过了保质期,还不舍得扔掉;…………这些都是“松鼠症”的典型症状。美国史密斯学院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道尔·斯泰吉蒂对囤积症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在他俩合著的《囤积是种病》这本书中,他们估计,美国有600万-1500万人患有“松鼠症”,大约占美国人口的5%。
  书中讲到一点:我们为什么更喜欢囤积消耗品?因为拥有比所需更多的东西,会让人有安全感。比如多买一瓶洗发水备在家里,这样就不用担心某天会用完。一些人类学家相信,囤积可能给早期的人类带来了一些进化上的优势,但是我们现在生活在物质文明丰裕的社会,这种本能就变成了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
  安全感是“松鼠症”中绕不开的一个词,它包括精神安全感和物质安全感。
  精神安全感是指“囤积行为可能与特殊的生活经历有关,囤积东西能给患者特殊的心理慰藉和安全感”。很多囤积者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一件物品均保持著非常强烈的感情,还总是想方设法记住最初为什么要将它保留下来。
  物质安全感则更为直接,就是因为以前生活在物质比较匱乏的年代。比如北方的冬储大白菜,在以前北方冬天很难买到新鲜蔬菜,每家囤个几百斤大白菜是很正常的事情;现如今,北方冬天买新鲜蔬菜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冬储大白菜的习惯还是被一些人保留了下来。都知道大白菜占地儿,而且扔掉的往往比吃掉的还多,但这就是一种记忆中的安全感。
  如何治疗囤积症?
  在《你体内的囤积欲》这本书中,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戴维·伯恩斯博士指出了强迫性囤积症的常见认知扭曲:1、我没法扔掉任何东西,这就是全或无思维;2、过度泛化:一个单一的消极事件,就认为自己会进入永无止境的失败模式;3、贬低积极的方面:否定积极的经历,认为它们是由于各种原因,不能算数;4、预期性焦虑:他们预期如果丢掉了某样东西,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严重的会把它灾难化。
  医学上主要通过认知治疗,指出认知错误后,鼓励患者逐渐丢弃他们所“珍视”的物品,并直面随之而来的焦虑,这叫暴露练习。
  当然,很多人的“松鼠症”其实并没有严重到这种地步,只需要更改生活习惯,比如在购买物品时,就想好这件物品要在何时利用,是否急需,会怎样利用,家里是否还有存货等等,这样就可以避免重复购买同一件物品。除此之外,定期整理旧物也很重要。“现在用不上的,过去的纪念品,以后可能用得上的”……这些都只存在于想像中,天长日久,收藏在柜子里的物品就会被忘记,与其占领不多的空间,不如扔掉,等到以后有用再买。
  总之,在一个物质相对充裕的社会,过度囤货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而对于“松鼠症”,更是要早发现、早治疗。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