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7年10月27日
新闻内容
第B04版:先驱专题
参控股22家上市公司 家族财富500亿 鲁冠球--民营企业家中的“不倒翁”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冠球是浙商群体中的“教父级”人物
  

改革开放初期的鲁冠球
  

登上《新闻周刊》封面的鲁冠球
  

鲁冠球和马云


  一代浙商鲁冠球去世,随著消息的刷屏,著名民营企业“万向系”及其创始人鲁冠球回归公众视野。
  今年72岁的鲁冠球是浙江萧山人,目前中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万向集团的创始人兼董事长。鲁冠球是一代浙商的风云人物,被称为“民企不倒翁”。
  他的去世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今天来说下鲁冠球的事业和财富版图。

  萧山首富是富豪榜“常客”

  从鲁冠球72年的经历来看,是一位农民企业家的奋斗史:
  1960年,15岁的鲁冠球輟学,做了三年铁匠;1969年,他联合6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农机厂,生产农业机械设备,在农机厂的基础上,经过50多年的发展,以万向节及其他汽车零部件起家的小作坊发展成为著名的民营企业“万向系”。1994年,核心企业万向钱潮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
  万向的扩张与鲁冠球把握机遇的“精明”不无关系。
  1969年,国家批准每个人民公社可以开办一家农机厂。24岁的鲁冠球带著人“投奔”到公社名下,戴上了“红帽子”。1979年,又是一篇党报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让他决定专攻万向节这个不起眼的汽车零部件。据万向集团官网,万向集团从鲁冠球以4000元资金在钱塘江畔创办农机修配厂开始,以年均递增25.89%的速度增长,目前营收超千亿、利润过百亿。另据公开资料显示,万向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为主业,目前“万向系”成为横跨汽车、能源、房地产、农业、金融等产业的庞大帝国。
  早在16年前的2001年,CCTV经济年度人物颁奖词如此评价鲁冠球:
  “他是民营企业家中的常青树,他的故事续写了20多年。把一个小作坊发展成通用、福特汽车的合作伙伴,一举开创民营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人们从他身上见证了乡镇企业的过去,也看到了乡镇企业的未来,他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镇企业家与时俱进的真实传奇。”
  随著事业版图的扩张,鲁冠球身影也常出现在富豪榜上:
  2013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鲁冠球以235亿排名第14名。
  2014年7月,媒体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7月,鲁冠球家族拥有股权41.22%,股权财富总计208.24亿,排在中国家族财富榜16位。
  2015,胡润百富榜,鲁冠球及其家族以650亿元时隔九年重回前十,位列第十。
  2016年,胡润百富榜,鲁冠球以550亿元财富,位列第18名。
  2017年,胡润百富榜,鲁冠球家族以491亿元财富,位列第37位。
  据万向集团官网显示,进入新世纪,除传统制造业继续发展,奠定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地位,万向在金融、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也都取得了突破性增长,逐步成为一家现代化企业集团。据野马财经报道,目前“万向系”至少掌握了万向钱潮、承德露露、万向德农、顺发恒业等4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参股了华谊兄弟、广汽集团、新和成等18家A股、港股公司;布局有颂大教育、商安信等1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鲁冠球也有著开阔、超前的视野,是国内最早较早关注新能源的企业家。万向官网介绍,1999年,万向开始布局清洁能源,大力发展电池、电动汽车、天然气发电、风力发电等产业,累计投入数十亿元。目前,万向集中47年积累的优势,准备投资2000亿元以上,启动“万向创新聚能城”的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实施,发展新能源零部件、电池、客车和乘用车,目标是建成一家国际化、高科技的清洁能源公司。
  鲁冠球的前瞻视野还表现在积极向海外扩张,在多个国家设立平台。以1994年成立的万向美国为平台,公司收购了英国AS公司、美国舍勒公司、ID公司、LT公司、QAI公司和UAI公司等多家海外公司。此外,万向还构建了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营销网络。

  打造万向系金融版图

  万向官网表示,到2019年,企业日创利润和员工最高年收入都要达到1亿元。为达到这个目标,万向要做三件事,其中包括:坚持“实业”与“金融”结合,提高效率;
  作为一家制造业企业,万向表现出了在金融方面的雄心。此前有媒体评价,鲁冠球的王国在汽车,鲁冠球儿子鲁伟鼎施展的舞台则是金融行业。据悉,万向控股是万向集团的金融控股平台,鲁伟鼎担任董事长。目前万向在金融方面,取得了除券商之外的几乎所有金融牌照。
  鲁伟鼎领导下,万向的金融版图不断扩张:
  1995年,通联资本前身深圳通联投资有限公司成立;1996年,万向租赁成立;1999年,万向期货(现通惠期货)成立。
  2000年,通联创投前身万向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成立;2001年,万向美国公司拿下美国霍顿保险控制权;2002年,万向财务公司成立,也是在这一年,万向出资1.2亿元投资民生人寿,此后又进一步控股民生人寿;2004年,万向参股浙商银行,占总股本10.34%;2007年,万向信託前身浙江省工商信託第一大股东;2008年,万向控股和上海国际集团等机构共同出资设立“通联支付”。
  2010年,参股浙商基金。也是在这一年,泛海控股悉数转手全部民生人寿股份,万向集团手握近36%的股权,坐稳第一大股东之位;2017年,万向区块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据万向控股副董事长肖风透露,万向控股已经成立了一个5000万美元的VC基金专门用于投资区块链相关企业或项目。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投了23家创业公司,投资规模高达2000万美元资金。
  在向海外扩张的过程中,房地产也成为万向的投资方向之一。
  据彭博社2015年4月的报道,万向集团称,其可能已经成为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中最大的中国企业投资者。
  据澎湃新闻的报道,万向美国总裁倪频曾表示,集团自2010年以来已经在美国各地投资了超过60个房地产项目,而且未来可能会继续投资。投资的对象包括写字楼、购物中心、仓库、住宅、医疗建筑和学生公寓。
  倪频称,过去四到五年万向在美国没做什么汽车业务。房地产投资在万向过去五年在美投资中占到了逾半壁江山。倪频透露,房地产投资回报率一直“非常、非常、非常”高,但他拒绝给出具体的数字。
  根据RealCapitalAnalytics称,按照商业地产投资数量计算,万向集团是中国企业在美国地产项目投资的第二大企业。自2010年以来,万向集团总计进行了投资额度超过250万美元的地产投资项目17个。据称,万向集团从芝加哥到孟菲斯的11处房地产项目至少价值2.33亿美元。

  鲁冠球年表

  1945年,鲁冠球出生在钱塘江边的一个乡村。其时,父亲在上海一家医药厂工作,他和母亲生活在农村,日子过得艰难;
  15岁时,读初中的鲁冠球被迫輟学,到浙江萧山县铁业社当打铁学徒。3年后,因人员精简而被辞退;
  1969年7月,鲁冠球带领6名农民,集资4000元,创办宁围公社农机厂;
  1979左右,工厂门口已掛上了宁围农机厂、宁围轴承厂、宁围链条厂等多块牌子,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但是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使得工厂仅有的一点技术力量和资金非常分散;
  当年,鲁冠球看到《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国民经济要发展,交通运输是关键》,他判断未来中国将大力发展汽车业,由于看到中国汽车市场开始起步,鲁冠球把当时已经年产值达到70万元的“多元化”产品调整掉,集中力量生产专业化汽车万向节,走上了“产品、产业专业化发展”道路。工厂改名为萧山万向节厂;
  1984年,拥有世界上最多万向节专利的美国舍勒公司代表在广交会上“相中”万向,并在此后下3万套订单,万向产品首次走出国门;
  1983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口号,肯定了非国营企业家存在的合理性。等了好久终于等到这一天的鲁冠球抓住机会,成为萧山县承包企业的第一人;
  1986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乡土奇葩》,主角便是鲁冠球。在这篇如今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道里,鲁冠球成了“共同富裕”的代表、光荣的代表;
  1991年5月,鲁冠球登上美国主流媒体《新闻周刊》封面,成为继邓小平之后第二个登上该杂志封面的中国人;
  1994年,鲁冠球创办的集团核心企业万向钱潮股份公司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因公司主导产品为“钱潮牌”万向节,上市公司被命名为“万向钱潮”。上市时,万向钱潮总股本只有1.09亿股,到2014年,股本达到15.9亿股,20年扩大了近14倍;进入新世纪,面对汹涌而来的国际化大潮,已经羽翼丰满的鲁冠球更进一步抓住机遇:不仅成为国内第一个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厂商,还相继收购了舍勒公司和翼形万向节传动轴的全球最大供应商——洛克福特公司;
  2001年,万向还将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UAI纳入麾下,开创中国乡镇企业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此时的万向,也已从一个万向节的厂家蜕变为从零件到部件,再到系统模块供应的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企业;
  2002年,万向自主知识产权聚合物鋰离子动力电池、电机及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相继研发成功,第一辆电动轿车、电动公交车也随之研制出来;
  2009年,全球经济萧条之际,依然没有拿到汽车生产牌照的鲁冠球,逆势而行,投资13.65亿元,建设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动汽车和鋰电池生产基地;
  2012年,万向将美国最大的新能源电池制造商A123公司收归旗下;之后,更击败李泽楷财团,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动车巨头菲斯科;
  2014年,鲁冠公开放话:“我会把万向挣到的每一分收入都用来制造电动车。我会大量烧钱,直到成功、或者万向崩盘为止。”那时的他已年近七旬。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