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16年10月25日
新闻内容
第B02版:财经评论
旅途偶拾:我和木雕弥勒的奇缘
 作者:侯林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新西兰,我常常被那些散落在古董商店里有著岁月痕迹的旧物、古董所吸引,它们静静的等待著被发现,每一件器物都有著自己尘封许久的历史故事。
  记得在2013年4月间,我到首都惠林顿,光顾了一家不起眼的古董店。甫进店中,环顾四周,发现角落里有个陈旧的台灯,底座是一尊木雕佛像,木佛像虽然满身灰尘,透过光线的照映,还是能看出来它的工艺之精美。精明的店老板向我介绍说,这物件是几年前有人送到店里的,自称是他爷爷的爷爷从中国带回来的,在他家里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在与店老板一翻讨价还价后,我以非常满意的价格将它收入囊中。迫不急待地回到住处,抚去尘埃污迹,去掉台灯罩和灯头电线,一尊黄杨木雕的布袋和尚呈现眼前。他大腹便便,手托莲花,脚踩布袋,神态悠然自得,笑意盈盈的看著我,彷彿在说著什么……。将其捧在手里仔细端详,他那双细细的笑眼是用琉璃镶嵌而成,黑白分明。直鼻笑口,牙齿用象牙做成,整齐白净,细致入微。项上的佛珠粒粒饱满,下坠一个雕钱系带葫芦,恰到好处。坦胸露腹,宽衣腰侧配带著桃子如意。正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细细观看,弥勒佛是由素有木中黄金之称的黄杨木雕刻而成,历经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远渡重洋,无裂坚实,包浆自然,宛如上了一层漆。如此精美大件的黄杨木雕实属罕见,有幸拥有,实乃幸事。
  黄杨木雕是明清时期受人欢迎的艺术形式,题材大多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如八仙、寿星、关公、弥勒佛、观音等。
  到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黄杨木雕从娱神慢慢转变到悦人。成为文人雅士案头摆设、欣赏的精美艺术品。
  编者按:
  侯林,酷爱收藏,掌握大量古董鉴赏知识。欢迎古玩爱好者联络交流。手机:0272740888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