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热点回顾
2021年09月16日
新闻内容
第D01版:副刊教育
评《西式教育正撒着弥天大谎,但却蒙骗了亿万中国人》
 作者: 

浏览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西式教育正撒着弥天大谎,但却蒙骗了亿万中国人》、《中国教育打败了英国教育吗──对话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真正的西方素质教育,不是错把任性当个性》,这三篇文章的标题都很长,以下在本文中将分别以“甲文”、“乙文”、“丙文”称呼。朋友们如果以标题文字登入谷歌(Google)或百度搜索,即可找到原文。
  我终于憋不住了,非说说不可!
  2015年10月,朋友转发“甲文”给我,同时表明他的本意绝非“认同作者观点”,目的是在试探教育界人士是否有另类的看法。这标题充满了语言冲击力,我仔细推敲文中的某些观点,除了无法认同之外,也期待着看到百花齐放的多元论述。
  究竟读者们是一致认同或者功课做得不够?始终没见着反驳的有力论述。几个月之后,我在“百度搜索”打上“西方教育撒谎吗”几个字,靠前的“乙文”、“丙文”两篇文章中,“乙文”是针对“甲文”而写,“丙文”则评论素质教育,二文都扎扎实实地为我对“甲文”的质疑提出了见证。
  “乙文”是前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所长、前上海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和记者徐蓓女士的访问对谈。杨教授曾经在英国诺丁汉大学(UniversityofNottingham)任职校长12年,回中国后继续执掌位于宁波的《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校区》。早在1963年,杨教授就曾以访问学者的身分在丹麦工作了两年,基于长期且深入的观察体验,关于欧美西式教育和中式教育的比较,杨教授的观点应该是持平而公允的。
  “丙文”是一位荷兰媳妇、异国婚姻的中国妈妈所写,尽管转载媒体略去了作者名字,但无损于我对她的理性教养智慧之赏识。“丙文”的开场白铿锵有力,她呼吁中国的家长不要再误会和随意揣度欧美教育里的“自由”和“随性”。
  做结论时,她特别指出,素质教育不是欧美才有,一些价值观和素养是全球共通的,如果把放纵当自由,把任性当个性,这在任何地方都不是素质教育。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用意在提醒人们读书、读史不能读到“误读”的地步。西方教育更加鼓励培养一个人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注意到了。
  中西方教育本有相通之处,也为了因应历史、环境和文化的差异而各具特色。“甲文”苦心孤诣、积极捍卫中式教育的动机强大,我尊重作者的观点,但他从“阴谋论”的角度看待西式教育,其心态失之偏颇,似乎也扭曲了西方教育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美意。
  今后如果再看到被热传吹捧的书籍、文章,或者是耸动至极、感人至深的标题文字,这是我们动动脑筋、仔细检视的时刻,想清楚了才能点“赞”,尤其是当今“标题党”充斥的时代。即使是名家、好友或者我张老师的观点,都应该要接受严格检验。
  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
  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英国老师教的那一组学生整体高出了10%。就凭这个欠严谨、个案式、样本空间小、操作时间短的“对照实验”,作者就猛下了一个结论,认为BBC纪录片中有一个没敢讲出来的故事,故事的情节是“西方宽松的教育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言重了吧!基于对教育的深刻体验、反省和感悟,我认为,“没敢讲出来的故事”是作者自己的臆测;“西方宽松的教育”其实是“宽松有度”;“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并不是偷偷地、而是公然地,那也不是“社会分层”,而是“让孩子走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作者引用德国学者MaxWeber的“社会分层”理论来诠释他所认定的“西方宽松教育”,我认为不妥。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之数学、自然科学成绩遥遥领先英国老师教的班级,如果有人认为“这证明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打败了英国教育”,简直是“义和团思想”再现!“乙文”中的前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为我们点出了问题所在:“我并不认可这样的比较。BBC拍摄这样的片子,可能为了更有观赏性,所以采用了比赛的形式来呈现。而事实上,它是为了引发人们对教育的一种思考。我们都知道,成绩或者分数并不能代表成功与失败,教育是不能用比赛的形式来进行简单评判的。”杨校长总结:“中国教育打败了英国教育吗?这样的比较,我并不认可!”
  检视BBC拍摄的《中国老师在英国》纪录片,中国老师以教“绩优或资优班级”的方式来教学,偏向于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英国老师在这个实验中以面对“常态型班级”的方式教学,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从科学研究的“对照实验”方法论来审视,“甲文”的标题、评论或所做的结论都不够客观。
  “甲文”中有不少似是而非的类比与论调,套用作者自己的视角,中国的公立重点中小学,虽然名为公立,实质上也走上了西方私立菁英中小学的套路。如果同时也考虑一下中国城市和农村的教育差异化现况,那么,中国的应试教育是否也正在撒着弥天大谎?是否正在偷偷地完成社会分层?
  “甲文”中说,西式教育的现场,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看看咱们新西兰属于西式教育,尊重、扶持弱势是这里的文化特质之一,它是一种美德,这样的价值观深入每一个新西兰人的脑子里。
  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不够好,不代表他就是弱智,老师对学习中的孩子给予肯定,这是一种教养方法,鼓励孩子去拓展自己的潜能。
  教育的园地里不应该充斥着锦上添花的事情,回顾一下西式教育典型代表的新西兰。有一次,我问一位在本地私立中学名校任教的老师:“你们学校今年有一个学生被哈佛大学录取,为什么学校官网上没公布这个消息,我找不到这位学生的资料。”他说:“对不起!确实有一个孩子即将入读哈佛,不过,学校老师们认为这是他的个人成就,如果太过于张扬,对其他孩子是不公平的,他们可能感受到挫败或伤害,所以我们以平常心来看待。”闻之令人动容,这才是教育!被人认为弱智的孩子,在真实人生的快乐、幸福方面不一定亚于哈佛高材生。我们的社会需要巧妙的分工,但不需要带有歧视意味的“社会分层”。
  西式教育正撒着弥天大谎?这样的指控太超过!
  我的人生从未离开过教育圈,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各国的中小学教育和全球教育趋势。身为四个孩子的父亲,一家人分别经历了中式、西式教育,这个课题真是点滴在心头,一言难尽。原来以为“甲文”的作者没在西方国家长久居住过,事实上,他竟然任职于国际组织多年,待过欧洲和美国,我认为他忽略或误解了西式教育的某些重要内涵。
  西式教育重视孩子在潜质方面的个别差异,尊重多元化的思考和价值观,重视孩子的全方位成长。在西方国家的中小学,老师不可能把音乐、美术、工艺、体育等课时挪来上语文英数理化课,敢问作者,你赞誉有加的中式教育公立重点中小学是否经常发生这种事情呢?
  诚挚建议父母一定要细读我所推荐的“乙文”、“丙文”
  两篇大作,那位荷兰媳妇、中国妈妈的故事和观点更令人惊艳。她以短短的篇幅为生活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做出了有力论证,这位妈妈的经历和感悟比BBC纪录片中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成绩完胜”更有意义。本文对“丙文”着墨不多,就当作留给家长朋友们的阅读功课好了。
  如果我们一再漠视、纵容和姑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小过小错,自然而然地,孩子的偏差言行变成了习惯或行为模式。这些错误都积累下来,父母和孩子都变得“习以为常”,孩子的素质和优质品格就荡然无存了。“丙文”作者对于“教养”的诠释很贴切,她认为“教养”所要教导的是一种对形式感的尊重,也是对自律和公众责任感的培养;她又说,在一个社交场合,最重要的不就是一种恰到好处的自我约束力吗?而这种能力,就是从一点一滴、耳濡目染的家教和社会环境里学到的。
  在“乙文”中,杨教授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认为应该以教育是否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为出发点,更指出中式教育必须加强“做人第一,修业第二”的理念,他指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一流大学都把这八个字放在首位。
  西式教育正撒着弥天大谎吗?不可能!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这是可悲又可怕的事情!
  【本文为最新增修之版本,原发表于2016年6月25日本专栏。】
相关评论
发表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最多200字。 当前字数
CopyRight 2003-2017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新西兰中文先驱报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使用帮助 | 在线投稿 | 使用守则 |